您当前位置:智库首页 > 文章

民促法修正案获人大通过,世纪鼎利受益于提前布局

来源: 东方网 作者:暂无 时间:2016-11-14 文档编号:14790891261604

2016年11月7日上午,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修正案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修正案规定,非营利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依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民促法落地,资本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本次法案的通过预计将给教育行业带来的两点变化,第一:民办教育资产证券化将加速。教育资产将消除并表障碍,对于二级市场的吸引力加大,未来教育板块规模有望快速增大。第二:有利于教育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扩张。分类管理后,将打通融资扩张屏障,具有品牌效应、优秀运营能力的民办教育企业,将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快速扩张。

进入到2016年以来,证监会明确表现出了对教育资产证券化的支持,勤上光电和中泰桥梁等明确投向教育项目的涉及金额较大的增发项目均已得到发审通过;世纪鼎利早在2014年通过并购智翔教育已经正式踏入教育领域。

同时,行业内也早有声音表示:“一旦《民促法》解决了税收、发展预留基金、营利非盈利分类管理等问题,将给市场带来积极的信号,带动整个教育板块的发展,尤其是培训行业、幼教、职业教育、国际学校等细分领域。”

毫无疑问,法案通过后,相应的配套政策也将得以推动,A股必将在一段时间后迎来教育领域并购潮和上市潮。

世纪鼎利提前布局教育领域,受益本次政策松绑带来发展机遇

世纪鼎利在2014年并购智翔教育之后,明确了“通信+教育”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而本次《民促法》修正案的通过,凸显世纪鼎利在政策把握与发展战略上的前瞻性,也因此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世纪鼎利2015年开始推出“鼎利学院”教育计划,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深入高等学历教育,通过引入国际先进教学经验、教育资源、战略合作伙伴及自身产业资源,不断优化“UBL”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将产业案例与经验提升为教育实训能力,产学基因重组极大推动了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生态圈形成。

收购智翔后,仅用了4个月时间,首个“鼎利学院”在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圆满落成,宣告了世纪鼎利成功进军学历职业教育市场,也预示世纪鼎利的IT职教业务在智翔教育培训业务的基础上开启了远大征程。在与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合作过程中,世纪鼎利将“UBL”人才培养模式贯彻其中,全方位参与了“鼎利学院”的招生服务、运营推广、师资培养、课程设计、产业项目、就业服务等各个重要环节。

这是鼎利从ICT领域向学历职业教育领域迈出的真正意义的第一步。

鼎利学院获得了合作高校和师生的高度认可,模式本身很容易地实现跨区域、跨学校复制,在第一所鼎利学院成立后一年多时间内,连续七所鼎利学院纷纷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公司搭建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和“人才云服务平台”也取得了成效,平台面向学生实现人力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线上课程和云服务平台,实现不同区域鼎利学院优秀“双师”、课件、培训、案例、产业项目和就业服务的共享。世纪鼎利结合线上线下,磨合了“鼎利学院”模式,初步搭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圈,已经具备了扩展、融合的基础和能力。

放眼行业,目前我国教育产业规模已达到万亿级别,社会各方对该领域的关注与投资也在不断增多,但具有优秀教学能力、拥有可复制商业模式、具备一定规模的跨区域、跨方向的教育集团并不多,世纪鼎利面对着一片广阔的蓝海。

本次民促法修正案在波折中终于得以通过,对于世纪鼎利来说,不仅是对公司提前布局和未来发展战略予以肯定,更多也为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实现外延式扩张扫清了政策障碍。

世纪鼎利,未来可期!

扫一扫分享本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READ 推荐阅读
提示:×